•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校院新闻
    东莞、温州两地联合举办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以多维赋能助力干部成长,共绘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2025-04-27 17:10
    • 来源: 校教务科
    • 【字体:    
    • 分享到:

    为加强东莞与温州两地干部交流,推动跨区域经验互鉴,20254月,东莞市中青班与温州市中青班开展了为期10联合培训。本次联合培训以理论强基、实践互鉴、共谋发展为主线,通过课堂教学、实地调研、深度研讨等多维模式,助力两地干部提升政治素养与履职能力,为两地积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新活力。

    一、课堂教学:强化理论根基,拓宽战略视野

    培训班紧扣新时代干部能力需求,精心开设系列专题课程。聚焦两地发展实践,设置东莞改革开放历程及高质量发展探索”“东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温州改革开放与温州模式变迁史”“温州区域经济发展重大问题研究等课程,由两地党校专家、经验丰富的职能部门负责人授课。同时,结合两地发展特色,邀请复旦大学教授和浙江省有关方面的专家,讲授人工智能助力实体经济转型”“城市社区治理的场景营造等专题,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形式,使学员深入认识理解两地改革开放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掌握现代化治理的前沿方法论,提升战略决策、风险防控与创新实践能力。

    二、实地调研:跨域联动互鉴,深挖实践智慧

    培训班组织学员深入两地产业一线,开展沉浸式调研。在东莞,学员走访松山湖科学城、滨海湾新区,考察依托大科学装置集群构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全链条创新生态,以及人工智能产业协同发展的相关实践经验;在温州,聚焦民营经济转型,调研中国眼谷、乐清电气产业集群、云谷数据中心,观摩眼视光医学与智能制造的跨界融合案例,以及探索传统产业数字化升级路径。另外,还赴东莞市东坑镇丁彭黄片区、温州市北塘村开展乡村振兴主题调研,实地观摩特色农业、文旅融合项目。让学员深刻认识到:高质量发展需要科技向实、产业向新、乡村向美的三维发力,为学员提供了从理论到实践、从局部到系统的深层启发。

    三、深度研讨:碰撞思想火花,共谋发展路径

    培训注重以交流促共识,开设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专题研讨。东莞和温州分别是广东、浙江两省GDP排名第四和第三的城市,两座城市都是民营经济典型代表、制造业大市,且人口规模、综合实力相仿,相互交流很有借鉴意义。该课程引入了行动学习的新教学方式,组成学习团队,让每个学员选准切入点提出问题,鼓励所有参与者积极分享知识与经验,通过深入讨论、提出方案并形成共识。这次同题共研、同课共学,引导学员在思维碰撞中激发了思想火花,加强了团队合作意识,提升了综合分析能力。

    联合培训结束后,两地参训学员们感触良多,大家一致表示将以此次研修为契机,进一步锤炼创新思维与改革魄力,将前沿理念、先进经验和思维碰撞的成果转化为工作实践,更要把两地同仁敢闯敢拼、锐意进取的奋斗精神融入日常,为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添砖加瓦,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展现新作为、彰显新担当。

    学员 叶剑强(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学生工作部部长):

    东莞松山湖以国家战略引领+硬科技集聚+产城人融合为核心,聚焦新兴产业并导入科研平台、龙头企业,实现创新链闭环。这给温州建设高能级平台与人才生态,打造民营科创+特色产业的差异化、高质量发展路径提供经验参考。

    学员 林江利(温州市泰顺县彭溪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东坑镇丁彭黄片区以党建引领为核心,通过镇村联动、连片规划,错位发展,将原本空心化、矛盾交织的三个村落整合为三生融合的城市桃花源。这一模式启示我们,基层治理需打破行政壁垒,以系统思维统筹资源,通过镇企村民共治共享激活乡村内生动力,为温州城乡融合提供可复制的东莞样本

    学员 孙志超(东莞证券党委副书记):

    温州模式以民营资本驱动为主,东莞发展以外资驱动为主。给我的启发是:发展经济要立足自身优势,温州应继续深化民企改革创新,东莞要提升外资利用质量,两地都需注重产业升级与可持续发展。

    学员 周润良(东莞市石龙镇委副书记):

    这次温州之行,全面学习了温州从辉煌到质疑再到重生的发展历程,真切感受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温州发展系列指示的精神伟力,包括续写创新史的历史逻辑四千精神的实践逻辑生态文明的发展逻辑等。东莞和温州同为改革开放的先行者,温州人敢为人先、抱团发展的精神内核,温州政府从无为而治有为政府+有效市场的思路转变,温州干部发扬四千精神的攻坚克难韧劲,在当下尤为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2020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中共东莞市委党校、东莞市行政学院、东莞市社会主义学院 技术支持:开普云
    备案号:粤ICP备19133159号 地址:东莞市南城区绿色路111号 电话:0769-88987777 举报邮箱:dgdxbgs@dg.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