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论断是重大理论与实践创新,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新境界,也契合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中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
从历史演进和发展逻辑的视角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国自古就有华夏居中原,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等少数民族居四方的格局,中国历史上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总体趋势是朝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方向演进。伴随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发展、确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经历了自在、自觉、自为的发展演化,这是从分散到统一,从“多元”到“多元一体”的发展进程,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千百年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同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强大精神纽带和推动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历史上,哪个民族、哪个王朝对民族关系采取开放、包容的态度,它的发展就快,就能成就大事业;哪个民族、哪个王朝采取自我封闭、歧视他族的态度,就难免衰微,即使一时成功也会很快衰落。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不断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逐渐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当前,我们党强调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理念,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从唯物史观的视角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唯物史观告诉我们,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产生的前提,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依赖性,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要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与之相适应。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会凭空产生,首先要有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存在为前提条件。这启示我们,社会存在发生变化的时候,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要做出改变,不能离开中华民族及其伟大实践单独考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988年,费孝通在《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一文中提出,“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在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这一论断为我们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思路,不是今天才有的,也不是从来就有的,是历史中形成的。既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历史上就有了,现在为什么还要进一步强调?唯物史观告诉我们,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社会意识具有巨大的能量,甚至会推进社会存在的变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化,会极大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提供强大精神力量,但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是循环往复的,社会意识也同样如此,随着社会存在、外部环境的变化,都会受到影响,甚至改变。故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确立都不是一劳永逸的,要不断强化。
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视角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高度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是国家层次上的中华民族的整体梦想,而且也是微观层次各个民族、每个中华儿女的梦想,二者是统一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时期,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遇到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环境复杂多变,加上近几年的疫情、俄乌冲突等,使得这个大变局加速演进。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以意识形态划界,“冷战”思维盛行,在这个过程中,美国将中国看作最主要的战略对手,当成其“假想敌”,在美国的煽动和胁迫下,不少国家纷纷站队美国,中国的外部发展环境不断恶化。越是挑战增多,风险加大,越需要中华民族团结一心,众志成城,这凸显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特殊重要性。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增进各族人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奋斗的自觉性、主动性。这个历史伟业的实现,不是哪个单一民族,或者哪几个民族努力就能达到的,需要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努力,因为这是中华各民族共同的梦想!
(作者系中共东莞市委党校科研科科长、副教授/本文原载于《东莞日报》8月4日A07理论学习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