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党校声音
    以“两新”思维引领高质量发展
    • 2022-12-29 09:19
    • 来源: 东莞日报
    • 【字体:    
    • 分享到: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从高速度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是新发展阶段中国经济应对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保护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全球市场萎缩等外部环境,以及周期性因素和结构性矛盾叠加、短期问题和长期问题交织等国内挑战矛盾的主动选择和现实需要,事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

    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逻辑转换,既需要解决生产力层次上的问题,又需要解决生产关系层次上的问题;既需要解决经济基础方面的问题,又需要解决上层建筑方面的问题,各个层次和各个方面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从供需角度看,高质量发展既涉及供给,强调产业体系完整和创新能力突出;也涉及需求,强调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更高层次的需求。从效率和公平的角度看,高质量发展既涉及生产过程的效率,强调增强创新能力、提高各生产要素效率;也涉及生产结果的分配,强调各参与主体按照贡献进行分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以下简称“两新”)为支撑,构建高质量发展之路,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所决定。“两新”内在地统一于高质量发展新框架,以“两新”思维引领高质量发展,这是新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新发展理念,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它系统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指挥棒”。贯彻新发展理念,一要让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即从劳动、资本、土地等传统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以科技创新催生我国新发展动能,并将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二要让协调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内生特点。高质量发展注重发展的整体效能,必须着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例如,在城乡协调发展方面,要从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五个方面,补齐“三农”短板,增强发展后劲。三要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普遍形态。即摒弃以牺牲环境换取一时发展的短视做法,从生产、生活、生态三个层面,积极建立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等方式,探索“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有效途径,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四要让开放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重点是稳步拓展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五要让共享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共享即分好“蛋糕”,实现全民共享、共建共享和渐进共享,重点是构建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贯彻新发展理念,关键在于坚持辩证思维和系统思维,既要算眼前账,更要算长远账;既要算经济账,更要算政治账、社会账和生态账;既要算地方部门账,更要算大局全局账,一切从群众利益和实际出发,能得到群众认可并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新发展格局,即“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拥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全球最完整且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显著的制度优势和坚实的改革基础,是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现实基础。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我们党根据中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而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是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先手棋”,更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一方面,必须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向。一要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力,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二要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作用。从畅通循环、打通堵点、破解“卡脖子”技术方面看,核心技术的突破是关键。三要加快制度创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深化包括价格、汇率、利率、工资在内的市场价格信号形成机制,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克服市场失灵的能力和反周期调节的效率。另一方面,必须扭住扩大内需战略基点。一要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要求,进一步推进“放管服”改革,放宽市场准入,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其中,要素市场改革,是中国统一市场形成的难题,更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突破口和关键环节。二要建立扩大内需的有效制度。在思路上,构建覆盖全领域、贯通全环节、统筹全周期和强化要素的完整内需体系,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特别是在消费方面,要以较大幅度地调整现有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为重点,形成合理的利益结构;在实践上,着力增强消费与投资间的适配性、平衡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在政策上,增强各部门、各领域、各层级政策的协调性,破除抑制现有消费和投资潜力充分释放的制度障碍,构建和完善适应未来消费创新发展新要求的制度支撑,并统筹用好各类政策工具。

    (作者系中共东莞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副教授/本文原载于《东莞日报》12月15日A07理论学习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2020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中共东莞市委党校、东莞市行政学院、东莞市社会主义学院 技术支持:开普云
    备案号:粤ICP备19133159号 地址:东莞市南城区绿色路111号 电话:0769-88987777 举报邮箱:dgdxbgs@dg.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