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艳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彰显了高质量发展的民生内核。民生连着民心,民生稳,人心就稳,社会就稳。由此可见,“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既是高质量发展的逻辑起点,也是检验高质量发展成效的“试金石”。站在新征程新起点上,东莞要走好高质量发展道路,必须科学认识和把握民生提质增效发展的科学内涵与实践要求。
一、深入理解在高质量发展中增进民生福祉的价值理念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党性与人民性有机统一的本质。要把高质量发展的成果不断转化为人民的品质生活,必须全面理解、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核心价值追求,这绝非一句口号或单一层面的含义,而是要做到多方面的有机统一。
首先,要明确“为了谁”,这关系到民生提质发展的目标导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做好民生工作必须坚持问需于民、问政于民,精准对接群众的利益诉求,实现由传统的“替民做主”转向现代的“由民做主”。例如,近年来东莞大力实施“民生微心愿”,就是抓准民生需求导向的创新实践。
其次,要明确“依靠谁”,这关系到民生提质发展的主体动力。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血脉根基和力量源泉。因此,在高质量发展中增进民生福祉,要切实走好新时代的群众路线,做到问计于民、问策于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要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例如,开展党的二十大相关工作网络征求意见,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正是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实践人民当家作主的生动例证。
再次,要明确“谁共享”,这关系到民生提质发展的绩效标准。民生改善成效是衡量一个执政党及其组织政绩的基本尺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群众满意是我们党做好一切工作的价值取向和根本标准,群众意见是一把最好的尺子”。因此,在高质量发展中增进民生福祉,要坚持问效于民,受人民监督,让人民满意。例如,武汉市近年来组建“群众评议团”,对重点民生实事项目进行全面监督、集中评议与考核,切实将人民共享和满意的评价标准落到实处。
二、严格遵守在高质量发展中增进民生福祉的基本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这启示我们要坚持道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统一。在高质量发展要求下,民生改善不再仅关注“有没有”,还要更注重“好不好”,推动实现在质的大幅提升基础上量的有效增长。为此,要始终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原则,坚持稳中求进的民生发展总基调。
尽力而为强调的是为民造福的决心和意志,打好“歼灭战”。老百姓迫切的民生需要等不得,突出的民生问题更拖不得,这些都直接关系着国家发展和我们党的执政根基,不能因为有困难就止步不前,求稳怕进。因此,领导干部要常怀为民情怀,“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对于该做的民生工作,绝对不推诿、不敷衍、不拖延,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去增进民生福祉。
量力而行强调的是坚持实事求是与循序渐进,打好“持久战”。中国14亿人的民生改善急不得,脱离实际发展阶段和生产力水平搞民生更要不得,国内外历史上因忽略发展实际而陷入民生困境的教训十分深刻。因此,改善民生要建立在经济和财力可持续增长的基础上,不能不顾现实,贪功冒进,做兑现不了的承诺,要坚决稳扎稳打地走好我国渐进式、共富型的民生发展道路。
三、科学运用在高质量发展中增进民生福祉的辩证思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的事业越是向纵深发展,就越要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因此,在高质量发展中增进民生福祉,同样要跟着习近平总书记学辩证思维,科学推进民生提质增效发展。
(一)深化理论认识,辩证看待民生与经济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民生也是抓发展”,揭示了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辩证统一关系,有利于达成良性循环的发展格局。例如我国大力发展绿色经济,通过变革生产与生活方式,推动“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融合发展,努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美好生活。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形容的,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如同“水涨船高”,只有实现两者的良性循环,载着人民幸福的这艘“大船”才能行稳致远。因此,在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要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恒久“指南针”“风向标”和“动力源”。
(二)转变工作理念,端正民生政绩观
政绩观直接反映干部从政的价值取向,也深刻影响着干部履职尽责的行为导向。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要看GDP,但不能唯GDP》的短论中谈到,政绩好不好由群众说了算,老百姓不会时刻盯着GDP看,他们关心的是吃穿住行、上学、就业、医疗怎么办的问题,明确强调“解决民生问题也是政绩”。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改进领导干部考核工作,将民生改善、生态效益等实绩作为重要考核指标,甚至在生态民生领域建立了领导干部终身追责制,强化民生绩效问责。
当前在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前提,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才能为“以人民为中心”创造物质基础。以东莞为代表的诸多地区积极转变工作理念,端正民生政绩观,将打造人民幸福安康的品质生活系统纳入城市建设的重点内容和发展目标,擦亮了中国式现代化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民生底色。
(三)强化长远意识,树立民生大局观
首先,不能跟老百姓算民生“小账”,核心是不与民争利,真正做到人民利益放在首位。
其次,算好回应群众期盼的“大账”,核心是加快弥补民生短板。当前,地方财政压力随之加大,越是这种艰难时刻,越要做好民生工作,关键的民生事项托底必须不遗余力。2022年,东莞市财政支出超70%用于民生,真正做到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此外,算好民生“长远账”,核心是提升民生福祉的“含金量”。民生工作不是纯消耗无产出的,关键是要围绕民生需求扩大消费。例如发展银发经济,非常符合我国应对老龄化发展的需求,将老年人的养老、休闲、消费等需求与产业对接,既可以解决养老民生问题,又能增添经济发展的长远活力,真正做到为民谋长远福祉,为国谋深远发展。
(作者系中共东莞市委党校文化与社会教研部讲师/本文原载于《东莞日报》2023年12月21日A07理论学习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