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党校声音
    抢抓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机遇
    • 2024-04-17 10:46
    • 来源: 紫荆
    • 【字体:    
    • 分享到:

    高锡蓉  单俊威

    人形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的集大成者,已成为大国科技竞争的一个新战略制高点。2024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我们必须抢抓机遇,加大创新力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202310月,工信部印发的《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指出人形机器人集成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将深刻变革人类生产生活方式,重塑全球产业发展格局。

    抢抓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机遇对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人形机器人产业是新一轮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未来产业发展,将机器人纳入国家科技创新重点领域,大力推动人形机器人研发创新和产业化应用。随着人形机器人技术加速演进,人形机器人将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其次,人形机器人产业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战略必争之地。人形机器人作为新兴技术的重要载体和现代产业的关键装备,是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将成为引领产业数字化发展、智能化升级的新质生产力。最后,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将为强国建设提供重要支撑。人形机器人作为衡量国家创新水平和科技实力的标志,也是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强国建设的重要抓手。

    因此,发展人形机器人是对未来产业的前瞻性布局,需要加强系统谋划和政策布局,结合产业发展基础和特色优势,系统规划和整体布局人形机器人发展的关键技术和重点任务,加速推进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一是加强人形机器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首先,要加快研发步伐,打造人形机器人大脑小脑,突破环境感知传感器与信号处理、智能控制、本体设计及材料工艺、能源优化等关键技术,提升电机、减速器、传感器、上肢传动方式、下肢传动方式和手部关节等关键零部件的精细度和质量稳定性,突破技术壁垒,打破部分零部件依赖进口的局面。其次,完善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体系,创建创新联合体。针对人形机器人核心部组件和零部件的薄弱关键共性技术,联合科研院所、高校以及相关企业共同组建创新联合体,凝聚各方力量加快创新进程,加强关键技术和产品攻关,构建强大的共性技术供给体系,增强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的能力。

    二是强化人形机器人相关政策支持。首先,积极推进产融结合,增强金融支持。设立人形机器人产业引导基金,通过子基金、专项招商等方式引导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积极参与,共同培育和扶持人形机器人项目。其次,积极举办人形机器人相关主题活动,引导创新资源相互交流。围绕人形机器人主题,组织开展人形机器人大赛、展会、主题讨论、行业峰会等活动,激发各界创新活力。

    三是加强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首先,积极培养人形机器人专业人才,加强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力度。鼓励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创新产学研用培养模式,共同培养交叉复合型人才,增强高水平人才供给。其次,重视专业人才引进工作,出台相应人才引进计划。制定人形机器人人才引进计划,积极引进行业专家、研发人才和高层次人才,推动高端人才与相关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的有效互动合作,持续扩充人形机器人专家人才群体。

    四是开发人形机器人在多领域的应用场景。首先,打造人形机器人示范生产线和工厂,开发人形机器人在制造业领域的应用场景。针对制造业领域,可以在生产线上引入人形机器人,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比如在计算机零部件、电子元器件等产品生产线上引入人形机器人,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然后,打造特种应用场景人形机器人,拓展人形机器人在特种服务领域的深度应用。针对特种服务领域,如面对高温、有毒等危险场景作业需求,打造特种应用场景人形机器人,降低作业人员的危险性。最后,打造个性化服务人形机器人,拓宽人形机器人在民生领域的应用。在医疗领域,开发能够完成难度较大、对技术水平要求较高手术的人形机器人,提高手术效率,满足生命健康的高品质生活需求;在教育领域,拓展语言教学、科学实验等场景应用,提升人机交互能力,开发具有灵活操作、多模态人机交互的解决方案。

    五是打造优势集聚区,构建产业发展生态体系。首先,打造创新能力强、应用场景佳的优势集聚区,构建大中小型企业融通的安全可靠的产业生态。开展人形机器人本体环节的龙头企业招商,引导人形机器人创新要素汇聚,带动产业创新资源集聚,推动产业链上下游集聚发展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其次,打造创新服务平台,凝聚产学研优势力量,营造人形机器人产业协同生态。支持建设人形机器人重点实验室、人形机器人行业组织,大力推进研究院所、高校与人形机器人产业紧密结合,推动人形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等企业跨领域合作,凝聚产学研各界优势力量,开展技术应用联合攻关,共同营造良好的人形机器人产业协同生态。


    第一作者系中共东莞市委党校市情研究中心讲师/本文原载于《紫荆》杂志官方网站评论板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2020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中共东莞市委党校、东莞市行政学院、东莞市社会主义学院 技术支持:开普云
    备案号:粤ICP备19133159号 地址:东莞市南城区绿色路111号 电话:0769-88987777 举报邮箱:dgdxbgs@dg.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