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至17日,第三期中青班赴宁波开展联合学习培训,期间与宁波市中青班学员围绕城市发展关键议题开展三轮深度交流研讨。通过分组研讨、翻转课堂、座谈交流等多元形式,深入交流互鉴,启发新思,为东莞高质量发展汲取宝贵经验。
分组研讨破题:多维对标城市发展关键领域
10月13日,两地中青班学员分为四个小组围绕城市建设、外贸外资、招商引资、人才工作、文化强市等主题展开首轮研讨。宁波中青班学员聚焦开放型经济优势,重点介绍了跨境电商产业发展路径,分享了宁波招商引资工作的创新模式及城市建设的情况,从育才、引才、留才全链条介绍了宁波人才工作的具体举措以及企业人才流通的特色经验,并以象山县为例分享了文旅融合发展的做法,为东莞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经验。东莞中青班学员则立足制造业强市定位,分享了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介绍了外资外贸领域的基本情况,以及“以侨促贸”、拓展对外合作渠道的特色做法,从产城人融合、数字治理等方面介绍了东莞城市建设情况,并分享了公共文化服务的经验。在专题分享后,双方学员围绕各自关注的热点问题展开深入交流,既剖析发展中面临的共性问题,也探讨差异化解决方案,有效增进了对两地发展经验的认知与理解。
翻转课堂互动:共探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路径
10月16日,两地学员以翻转课堂形式开展第二轮专题交流,围绕“以新质生产力助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主题碰撞思想。宁波中青班学员从历史沿革、产业规划、平台建设、政策创新等维度,重点介绍了宁波外贸转型与现代化产业发展的宝贵经验,探讨了未来产业发展的路径。东莞中青班学员通过详实的数据,对莞甬产业体系进行了深入对比分析,清晰展现了双城产业特色与优势,并以洪梅镇为例,分享了东莞市推动产业在基层落地生根的有益探索。此次交流不仅是一次思想的碰撞,更深化了两地互学互鉴,为双方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座谈交流深研:聚焦产业发展与“百千万工程”
翻转课堂结束后,两地学员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与“百千万工程”落地实践召开小组专题座谈。围绕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两地学员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低空经济、推动产业招商引资、加快人才培养引进、强化国企担当等维度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分享本地产业发展经验做法、难点堵点和解决办法,供对方借鉴。围绕“百千万工程”,双方学员从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典型村培育、乡村基层治理、乡村文化保育活化利用、财政机制体制等方面进行激烈研讨,通过宁波慈溪市、江北区美丽乡村生动实践和东莞凤岗镇雁田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等案例,深入交流两地特色模式与经验做法,推动两地学员互学互鉴、共促成长。
三轮交流研讨始终贯穿“学经验、找差距、谋对策”的主线,引导学员带着问题学、结合实际思,在交流中开阔了眼界、拓展了思路。学员们纷纷表示,要把学习交流成果转化为实干成效,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东莞实践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