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校院新闻
    中青班深入一线谋实招 为高质量发展注入“青”动力
    • 2025-11-03 19:14
    • 来源: 校教务科
    • 【字体:    
    • 分享到: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推动中青年干部在实践中深化理论认知、提升履职能力,近日,东莞市委党校组织2025年第三期中青班学员开展系列现场教学活动。学员们先后走进东莞市工业数字大厦、香港城市大学(东莞)、琶洲实验室、深圳市应急管理监测预警指挥中心等现场教学点,通过 实地探访 互动研讨的模式,在产业升级、绿色发展、城市治理一线课堂中汲取实干智慧,为东莞高质量发展蓄能充电。

    一、围绕智能制造,调研科技创新新高地

    聚焦东莞高质量发展”“人工智能 先进制造等方面,学员们先后参观了东莞市工业数字大厦、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和大湾区大学等。在东莞市工业数字大厦,学员们重点了解东莞市人工智能和先进制造等产业政策落地和服务的情况,并与企业代表深入交流,对东莞以数字化转型驱动产业升级的实践逻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在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和大湾区大学,学员深入了解两所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路径,围绕高校专业设置与现代化产业需求动态匹配”“如何吸引港澳科研人才参与东莞建设等内容与校方代表进行深入交流,为东莞优化人才引育留用政策提供了新思路。

    二、聚焦数字变革,探索产业发展新优势

    聚焦产业升级”“智慧场景”“AI政务等方面,中青班学员走进琶洲实验室、百度飞桨广州人工智能产业赋能中心。在琶洲实验室,学员们了解了其在人工智能关键技术、智慧医疗与健康、脑机接口等前沿领域的突破性成果AI高端人才培养、数字经济产业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先进经验。百度飞桨广州人工智能产业赋能中心企业代表围绕如何借助AI技术突破技术壁垒、实现降本增效、拓展市场空间等作了经验分享,并与中青班学员探讨了人工智能产业如何助力东莞企业高质量发展等相关问题,让学员们深刻感受到科技创新对产业提质增效的强劲驱动力。

    三、探索文化赋能,增强城乡融合新动力

    围绕文化强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中青班学员先后考察了深圳甘坑客家古镇、石龙镇中山路、东坑镇丁彭黄片区等。在深圳甘坑客家古镇,学员们积极学习当地文脉活化、文旅融合的深度开发模式,与企业代表深入交流,为东莞推进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文旅产业升级提供借鉴。在石龙镇和东坑镇,学员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实地感受了石龙镇中山路、东坑镇丁彭黄片区在特色民俗文化传承、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文旅资源开发、乡村旅游发展等方面的情况,深入探讨文化建设的新路径。

    四、强化源头治理,提升社会治理新高度

    围绕社会治理智能智管、应急指挥统一联动和基层力量群防群治等方面,学员们先后前往深圳市应急管理监测预警中心和厚街镇智网中心等考察学习。在深圳市应急管理监测预警中心,学员们详细了解智慧化支撑平台及工作机制,重点学习其全链条智慧应急管理体系在风险防控、监测预警、应急处置等方面的先进经验,为东莞加强城市管理提供了重要参考。在厚街镇智网中心,学员们深刻了解厚街镇多员合一、一网统管的创新举措及工作成效,通过数字赋能,主动预警、精准化解当前社会治理痛点难点

    中青班开展的系列现场教学不仅是一次次走出去的能力充电,更是一场场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的实践赋能,帮助学员们树立了系统思维、协同思维、创新思维。下来,学员们将进一步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实际举措,努力为东莞在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交出年轻干部的实干答卷。

    市生态环境局中堂分局副局长邹书剑通过走进百度飞桨广州人工智能产业赋能中心等企业,充分认识到前沿科技的创新场景应用与强大算力,正成为驱动东莞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作为中青班学员,更觉使命在肩,需积极拥抱变革,以创新思维为东莞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黄江镇团委书记钟子浩此次参观学习深刻感受到AI是能够赋能千行百业的全新技术,在每个行业都有独特的应用场景和需求。琶洲实验室生动呈现了如何通过政府、高校、市场主体三方的同频共振,以数智融合为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业态孵化注入强劲动能。项目的成功经验对东莞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加快制造业数字变革,实施先进制造数字赋智、服务赋能行动具有切实的学习借鉴意义。

    市信访局办公室主任李永果通过本次培训,学习了深圳市应急管理监测预警中心和厚街镇智慧网格的典型做法,均立足当前社会治理难点痛点,通过数字赋能,实现一网统管的高效协同和风险排查的源头治理,从过往的被动处置转向主动预警、精准化解,为现代化社会治理提供了鲜活样板。作为信访干部,将坚定推进信访工作数字化转型的信心和决心,通过数字赋能,发挥信访感知社情民意的作用,利用科技手段,提升矛盾预警和化解的能力,真正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市财政局麻涌分局局长莫海峰本次学习调研了石龙镇和东坑镇,石龙镇以百千万工程为契机,将举重精神的与中山路历史巧妙融合东坑镇把空心村蜕变为桃花源,为旧生态注入新活力,两个乡村用不同的方式在现代语境下找到自身独特的生态、文化和产业价值,实现了与城市相融共生。作为财政干部,接下来要积极引导、支持村社区探索乡村振兴多元化资金支持的新路径,激活内生发展动力,推动特色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

    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人才服务科科长周颖通过本次培训,调研学习了大湾区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东莞)两所高校与中国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大科学装置和顶尖实验室共建科研平台,与华为等科技龙头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探索产学研融合的新路径,成为东莞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的重要支撑。在推动东莞高质量发展的路程上,要积极探索“园区 校区 社区”新模式,以产学研协同激发人才活力,将校区的人才资源、园区的产业需求与社区的宜居环境紧密衔接,构建引育用留的完整闭环,构筑起支撑人才发展的强大系统竞争力。

    东坑镇团委书记龚胜平通过本次学习,深入了解和挖潜了文化强市的意义,比如深圳渔民村敢为人先、富民强村的共同富裕路径与甘坑古镇文脉活化、文旅融合的深度开发模式,既是共同富裕的先行者,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实践场域。下来,更要坚持深挖东莞本土文化IP,推动文化 旅游 创意深度融合,让古村落在保护与更新中焕发新生,为城市发展注入独特魅力。

    横沥镇党政综合办主任谢威荣通过本次学习,认识到东莞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更要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努力提升科技支撑力,向高端化绿色化迈进,向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形成东莞新质生产力,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下来将继续增强做好调查研究,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调研了解掌握的情况融会贯通,切实将调研成效转化为工作实效,做真正有知识、有见识、有胆识的青年干部,为推动东莞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2020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中共东莞市委党校、东莞市行政学院、东莞市社会主义学院 技术支持:开普云
    备案号:粤ICP备19133159号 地址:东莞市南城区绿色路111号 电话:0769-88987777 举报邮箱:dgdxbgs@dg.gov.cn